关于衔接资金项目管理自查自纠工作,综合多个地区的实践案例和常见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梳理:
一、资金使用合规性检查
-
负面清单执行情况
核对资金是否用于禁止性领域(如楼堂馆所建设、偿还债务、个人消费等),确保符合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要求。
-
项目库管理规范性
检查项目是否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未入库项目需说明原因并限期整改。
-
提取比例合理性
严格按1%比例提取项目管理费,超支部分需另行安排资金。
二、项目管理流程优化
-
绩效管理规范性
-
绩效目标需明确、合理且与项目实际挂钩,未录入或未同步下达的项目需立即整改。
-
建立健全项目储备机制,科学设定绩效指标并定期评估。
-
-
动态监控与预警机制
及时更新原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信息,对异常支出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
项目库动态调整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绩效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项目库内容,淘汰低效项目。
三、资金拨付与结算规范
-
拨付时效性
项目开工后应及时拨付资金,避免因资金不到位影响项目进度。
-
结转结余管理
结转结余资金需重新安排项目或纳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长期未使用的资金需说明原因。
-
数据一致性
财政上报数据与乡村振兴部门、国库集中支付数据需保持一致,杜绝虚报、瞒报现象。
四、监督管理与责任落实
-
主体责任明确
明确财政、项目实施单位及村社的权责,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监管机制。
-
督查与审计机制
定期开展项目督查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
档案资料规范性
确保项目档案完整,包括申报材料、验收报告、资金流水等,便于追溯和监督。
五、问题整改与长效机制
-
问题整改台账
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期限及措施,对未完成整改的项目进行挂牌督办。
-
长效机制建设
通过自查自纠,修订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六、典型案例参考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 :通过“一项目一档案”目录清单进行自查,对未完善台账的项目立行立改,确保项目合规性。
-
宜宾市 :全市共排查问题13个,完成整改6个,其余问题计划8月底前整改完毕,强化全链条监管。
-
察右前旗财政局 :联合乡村振兴局对2021-2022年项目进行自查,发现3项问题已全部整改,推动资金用于污水治理等乡村振兴领域。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自查自纠,可有效规范衔接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定期开展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