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聚焦于安全规范体系、风险识别技能及实操技术要领三大模块,旨在通过系统性学习保障矿工基础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培训笔记需重点记录矿井通风原理、自救器使用规范、瓦斯监测流程等关键操作标准,并结合事故案例强化风险预判思维。
一、安全法规与责任认知
培训首阶段需掌握《煤矿安全规程》核心条款,包括井下作业禁止行为、安全防护装备佩戴规范。重点记录矿工权利义务清单,如拒绝违章指挥的权利、事故报告流程及“三违”(违章指挥/操作/劳动纪律)的具体界定标准。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如透水事故预警信号识别),理解规程条款的实际应用场景。
二、设备操作与作业流程
• 采煤机械操作:标注采煤机启动前检查清单(截齿完整性、喷雾系统压力值)、截割参数调节标准
• 通风系统认知:绘制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图,记录风门联锁装置的工作原理及风流检测频率
• 运输设备管理:皮带输送机防跑偏装置调试方法,矿车连接装置安全检查要点
三、灾害应急与自救演练
培训包含火灾避灾路线实景模拟,需详细记录不同起火点对应的**撤离路径。针对瓦斯突出事故,重点标注压风自救系统启动步骤、化学氧自救器的30秒佩戴时限要求。通过VR事故模拟训练,掌握透水前兆(如顶板渗水量突变)的识别技巧。
四、职业健康防护体系
笔记需系统整理防尘口罩滤棉更换周期、噪声监测点分布图。记录职业禁忌症排查项目(如肺功能检测阈值),以及高温作业区轮岗时间标准。针对煤尘爆炸环境,标注隔绝式自救器的氧气供给时长与使用禁忌。
新入职矿工应建立**“日复盘-周巩固”学习机制**,利用井下作业间隙对照笔记核查操作细节。建议将关键操作流程制作成防水卡片随身携带,每月参与矿内模拟演练时更新应急处置方案中的环境变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