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四大系统包括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标准化评分体系量化装配化程度,实现高效、环保与安全的建筑工业化目标。
-
结构系统是装配式建筑的骨架,承担荷载传递功能。评价重点包括竖向构件(如柱、承重墙)和水平构件(如梁、楼板)的预制比例,主体结构评分需不低于20分,且预制率直接影响装配率等级划分。
-
外围护系统涵盖外墙、屋面、门窗等,需满足抗风抗震、保温隔热等性能。非承重围护墙的“非砌筑比例”和“一体化设计”是评分关键,最低要求为10分,强调功能与施工效率的平衡。
-
设备与管线系统通过管线分离技术简化施工,降低预制构件生产难度。评价标准要求给排水、电气等管线与结构分离比例达50%以上,减少现场湿作业,提升后期维护便捷性。
-
内装系统以“全装修”为强制项,集成厨房、卫生间等模块化设计为核心。评分侧重干式工法应用(如集成墙面、吊顶),管线与装修一体化比例需超50%,兼顾舒适性与环保性。
装配式建筑通过四大系统的协同优化,推动行业从传统施工向工业化升级。企业可依据评分标准(如装配率公式)针对性提升技术,实现从A级到AAA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