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镇上转学必须办理转学籍手续,这是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规定核心要求。学籍随人走是基本原则,未按规定转接学籍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入学、升学甚至影响中高考资格。户籍迁移、监护人工作变动或特殊家庭情况是转学的常见合法理由,但需在开学1个月内完成流程,且毕业年级和学期中途通常不予办理。
-
转学籍的法律依据
根据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需通过全国电子学籍系统办理,转入学校需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籍接收。跨镇转学需提供户口本、居住证明等材料,并由双方学校及教育部门审核。高中阶段转学还需满足户籍与学校对等原则,同城区内高中通常禁止互转。 -
不转学籍的风险
学籍未随人走会导致“人籍分离”,学生可能被认定为违规借读,学籍将被冻结或退回原毕业状态。这不仅影响免费教材领取、升学指标分配,还可能因无法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而失去中高考报名资格。 -
特殊情况处理
若转入学校无学位,需由县级教育部门协调分配;民办学校转公办需满足户籍和招生计划限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若无学籍,可申请补建,但高中阶段未建学籍者不得转入。
提示:家长应提前向转入地学校或教育局咨询学位空额与材料清单,避免错过办理时限。任何以学籍名义收费的行为均属违规,可向教育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