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入股协议是明确新股东加入公司时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核心内容包括入股方式、股权比例、出资义务、股东权利、退出机制五大要素。该协议通过书面形式规范股东关系,保障各方权益,避免未来纠纷。
-
入股方式
常见形式包括货币出资、实物/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资产作价入股。货币出资需明确支付时间及账户;非货币出资需经评估并办理产权转移手续,避免价值争议。 -
股权比例与估值
根据出资额或协商确定股权占比,需列明公司投前/投后估值。例如:新股东注资100万元,公司投前估值900万元,则持股10%(100万÷1000万)。同步约定股权稀释条款。 -
出资义务与违约责任
明确出资时间、金额及逾期责任(如罚息、股权比例调整)。部分协议要求分期出资,需标注各期缴纳比例。未履行出资义务可能导致股东资格解除。 -
股东权利细化
除分红权、表决权外,需特别约定:- 知情权:财务数据、重大决策的查阅权限
- 优先认购权:公司增资时老股东的优先认购比例
- 一票否决权:针对特定事项(如合并、章程修改)的特殊约定
-
退出机制设计
包括主动退出(股权转让)与被动退出(离职、违约等情形)。重点条款:- 锁定期:约定入股后X年内不得转让
- 回购条款:明确触发条件(如业绩对赌失败)及回购价格计算公式
- 优先受让权:其他股东对转让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股东入股协议需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定制条款,建议聘请律师审核关键内容(如竞业限制、保密义务),并通过工商登记完成股权变更公示。定期复核协议条款与公司章程的一致性,确保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