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要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阶段,涵盖从项目决策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管理:
一、投资决策阶段(源头控制)
-
核心目标 :科学论证项目可行性,合理确定投资规模,避免“三超”现象。
-
关键措施 :
-
深入市场调研,综合评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多方案比选选择技术经济最优方案;
-
编制投资估算并严格把关,作为后续造价控制的基准。
-
二、设计阶段(核心管控)
-
核心目标 :通过设计优化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各阶段预算执行。
-
关键措施 :
-
推行限额设计,将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
-
加强设计跟踪与投资对比,及时修正超支设计;
-
采用多专业协同设计,优化工程量与单价。
-
三、招标投标阶段(成本基准确定)
-
核心目标 :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规范招投标行为。
-
关键措施 :
-
依据市场信息编制招标控制价,防止恶意低价竞标;
-
严格资格审查,确保投标单位资质与报价合理性。
-
四、施工阶段(动态管理)
-
核心目标 :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工程变更与成本。
-
关键措施 :
-
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规范价款结算;
-
加强材料价格与现场签证管理,防止浪费。
-
五、竣工验收阶段(结果验证)
-
核心目标 :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
关键措施 :
-
编制竣工决算,全面审核实际费用;
-
建立索赔管理制度,规范费用调整流程。
-
总结 :全过程造价控制需以投资决策为源头,通过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各阶段的协同管理,实现“动态控制、风险预警”,最终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