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七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6个语种任选)、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采用“3+1+2”模式组合:必选3门统考科目(语数外),再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最后从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中选2门。
-
必考科目(3门):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等6个语种)是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每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外语考试包含听力与笔试部分,部分省份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
首选科目(1门):考生需在物理和历史中任选1门,满分100分,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分。物理侧重理工类专业基础,历史则为人文社科类奠定基础。
-
再选科目(2门):从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中任选2门,每科满分100分,成绩按等级赋分计入总分。等级赋分确保不同科目间的公平性,避免难度差异影响成绩。
-
组合灵活性:“3+1+2”模式提供12种科目组合,打破传统文理分科限制,考生可根据兴趣、专业要求自由搭配,例如“物理+化学+地理”或“历史+思想政治+生物学”。
-
考试安排:语文、数学、外语全国统考时间固定为6月7日—8日,选择性考试紧随其后,部分省份延长至6月9日—10日。技术科目(如浙江)可能作为地方性补充。
提示:选科需结合高校专业要求与个人优势,例如理工类专业多要求物理,而人文类专业可能侧重历史。建议提前规划,参考目标院校的选考科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