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通常需要参加6门科目的考试,采用“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加上物理或历史中任选1门,以及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任选2门。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数外每科150分,选考科目每科100分。艺体类考生还需加考专业科目,具体组合因省份和选科要求略有差异。
-
必考科目奠定基础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等6种语种)是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分,侧重考查核心学科能力。外语考试包含听力与笔试,部分省份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
选考科目体现个性化
“1+2”选考组合赋予考生自主权:
- 物理或历史为首选科目,对应高校理工类或人文社科类专业基础;
- 四选二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确保不同学科成绩可比性,如化学与地理的难度差异通过转换规则平衡。
-
总分构成与计分规则
语数外满分450分,选考科目满分300分(物理/历史原始分,再选科目等级赋分)。例如,生物学卷面90分可能按考生排名比例转换为85分计入总分。 -
特殊类考生的附加要求
艺术、体育类考生需在文化课6门基础上加考专业统考,如美术类需完成素描、色彩等专业测试,文化课与专业课成绩按比例合成录取总分。
提示:具体选科需结合高校专业要求及个人兴趣,部分专业对物理或历史有硬性限制,建议提前查阅目标院校招生简章。考试时间通常安排在6月,选考科目紧随统考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