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4月15日设立的全国性宣传日,旨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强调“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核心理念。2025年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聚焦国家安全与个人生活的紧密关联,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网络等12大安全领域,并通过法律普及、案例宣传等形式推动全社会参与。
-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重要性
国家安全不仅涉及政权、主权和领土完整,还包括人民福祉、资源生态等重大利益。根据《国家安全法》,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或协助此类行为。 -
教育日的由来与法律依据
2015年《国家安全法》首次将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普法宣传强化公众意识。例如,公民需遵守“八个不”原则(如不随意拍摄敏感照片、不泄露国家秘密等),并可通过“12339”热线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
个人如何参与国家安全维护
- 增强警惕性:发现可疑线索及时上报,避免无意间成为间谍活动的工具。
- 遵守法律法规:如内外网隔离、不传播非法信息,履行《国家安全法》第77条规定的七项义务。
- 普及教育:通过社区、校园宣传等活动,带动身边人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
社会协同与典型案例
各地公安机关常通过展板、咨询等形式宣传反间谍、反恐等法律,例如青县公安局曾发放3000余份资料,提升群众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辨识能力。
维护国家安全需全民行动,从日常细节到法律遵守,每个人都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2025年,让我们继续深化教育宣传,共同筑牢国家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