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限位器是控制起重机、行车等设备移动范围的核心安全装置,通过机械或电子方式强制切断动力,防止越界碰撞。其关键亮点包括行程开关触发原理、机械与电子双类型特性、轨道两端安装逻辑以及定期维护对故障预防的作用。
1. 限位器工作原理
行车限位器通过行程开关或感应装置监测设备位置。当设备运行至轨道端点时,限位器的滚轮或感应探头被触发,立即切断电机电源并启动制动系统。机械式限位器依赖杠杆联动结构,电子式则采用磁性传感器或红外线反馈信号,精准度更高。
2. 常见类型及适用场景
机械限位器包含重锤式、蜗杆式等,结构简单且抗干扰强,适用于冶金、港口等粉尘多的工业环境;电子限位器通过编码器或激光测距实现毫米级控制,多用于精密仓储或自动化生产线。高层建筑塔吊通常配置双重限位器,主限位防越轨,辅限位防超速。
3. 安装位置与调试规范
标准安装位置在轨道末端1-1.5米处,需配合缓冲器和止挡块使用。调试时需空载测试触发灵敏度:机械式调整弹簧压力确保及时断电,电子式校准传感器距离阈值。斜轨场景需计算重力惯性补偿值,防止溜车误触发。
4. 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
每月检查触头磨损度,润滑机械部件的轴承和转轴,清除传感器表面油污。常见故障包括弹簧失效(导致断电延迟)和感应器误报(因电磁干扰),可通过万用表检测电路通断,或重置PLC控制程序参数。雨季需加强防水密封测试。
定期维护行车限位器可降低85%的轨道碰撞事故风险。企业应建立点检台账,记录触发次数与部件更换周期,结合设备运行数据优化限位参数设置,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精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