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类安全隐患主要涉及操作规范、设备防护、个人防护等方面,以下是常见隐患及具体表现:
一、高处作业隐患
-
防护措施不足
-
未系安全带、安全绳未定期检测,或高挂低用;
-
梯子、脚手架未验收合格或绑扎不牢,倾角不当。
-
-
危险行为
-
非电工私拉电源、带负荷操作开关;
-
高处抛物、工具材料随意放置。
-
二、电气作业隐患
-
设备与线路问题
-
电动工具未接漏电保护器,电源线过长或**;
-
电缆孔洞、配电盘周围2米内进行高温作业。
-
-
操作不当
-
闸刀式开关带负荷拉闸,金属容器内作业未接地;
-
电焊机接线头**未包扎。
-
三、机械设备隐患
-
防护缺失
-
旋转部件无防护罩,缺少紧急停止装置;
-
老化设备部件突然断裂,如输送带断裂。
-
-
违规操作
-
移动、损坏安全设施或擅自拆除;
-
两人共用梯子作业,或站在最高档位。
-
四、个人防护装备隐患
-
装备不合格
-
使用未检测合格的安全带、安全绳、梯子;
-
安全帽未系绳带,或使用劣质钢丝绳起吊。
-
-
使用不当
-
酒后登高作业,或在高处平台边缘休息;
-
电动工具操作时未采取防触电措施。
-
五、其他作业隐患
-
环境与流程问题
-
焊割作业下角料未及时清理,易坠落;
-
作业区域孔洞无防护盖板或警戒线。
-
-
临时措施不足
-
电缆沟内作业未使用安全电压照明(超过36V);
-
高处作业材料堆放靠近临空面。
-
总结 :作业类安全隐患需从设备防护、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定期检查、培训及严格执行安全制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