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现场防护员的作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作业前准备
-
着装与证件
穿戴防护服、安全帽、上岗证等,佩戴反光背心,携带对讲机、防护旗(红/黄)、喇叭等备品。
-
设备检查
检查对讲机、信号旗、防护记录本等设备是否完好,测试通讯工具频点,确保与驻站联络员时间同步。
-
熟悉作业内容
掌握当日作业计划、列车时刻表及作业区域范围,明确防护盲区。
二、作业过程管理
-
标准设置
-
区间作业 :在作业区两端800米处设置现场防护员;
-
站场作业 :在作业区两端50米或道岔处设置;
-
邻近营业线作业 :白天穿红/黄反光服,夜间加照明设备。
-
-
信号显示与联络
-
接到列车接近通知后,通过喇叭、口哨或对讲机及时通知作业人员下道避车;
-
确认人员全部下道后,反馈给驻站联络员。
-
与驻站联络员保持3m以上距离,使用标准用语进行联控,如“驻站,列车X次通过”。
-
-
安全监督
- 监督作业人员按规定线路行走,检查机具设备是否移除,杜绝“防护员成为恍惚员”。
三、作业后收尾
-
人员清点与记录
-
作业完成后,确认所有人员已撤离作业区域,填写防护记录本;
-
复习通话记录,核对下道时间与列车实际通过时间一致。
-
-
设备整理与归位
- 检查防护用品是否齐全,信号设备归位,关闭大功率电台等设备。
-
班后总结
- 参加班前安全预想会,总结当日作业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四、关键注意事项
-
防护优先原则 :严格执行先防护后作业规定,落实主体责任;
-
通讯管理 :对讲机故障时禁止作业,通话质量不良时及时更换设备;
-
应急处理 :列车未停稳或信号不明时,立即展开红旗拦车。
通过以上流程,确保铁路施工与运营安全,防范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