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备维护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及管理疏漏密切相关。预防事故的核心在于强化设备全周期管理、提升人员专业素养、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引入智能化监测手段,构建“人防+技防”的双重保障体系。
设备维护是安全运行的基石。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性能检测与隐患排查,重点检查供电系统、防爆装置及传动部件的可靠性,建立电子化巡检档案,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温度、振动等参数,提前预警潜在故障,降低突发性事故风险。
人员培训需突出实战性与针对性。通过模拟井下复杂环境开展应急演练,强化操作人员对设备异常状态的辨识能力与紧急处置技能,避免误操作引发连锁反应。同时推行“老带新”技能传承模式,结合事故案例分析讲解规程要点,形成全员主动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
管理制度的刚性执行决定防控成效。明确岗位安全职责,执行“一岗双责”考核机制,将事故预防与绩效挂钩;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台账,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责任可追溯。
智能化升级为安全管理注入新动力。推广使用具备自动断电保护功能的智能采煤机、变频驱动提升机等设备,降低人为干预风险;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史事故规律,动态优化巡检频率与维护策略,实现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煤矿机电事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管理与人文多维度协同发力。唯有持续完善设备维护体系、深化安全意识教育、压实管理责任链条,才能从根本上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护航矿山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