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是用于测定食品中过氧化值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通过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完成,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适用于油脂、谷物制品等多种食品的过氧化值检测。
1. 适用范围
GB5009.227-2016标准适用于多种食品,包括但不限于:
- 食用油脂制品(如植物油、动物油)。
- 含油型膨化食品。
- 谷物制品(如小麦粉、坚果等)。
- 其他可能含有油脂的食品。
2. 检测方法
该标准提供了两种主要检测方法:
(1)滴定法
- 原理:通过将油脂试样溶解于三氯甲烷和冰乙酸混合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过氧化值。
- 特点:操作简便、成本低,是检测领域广泛采用的方法。
(2)电位滴定法
- 原理:使用电位滴定仪,通过电位变化判断滴定终点。
- 特点:自动化程度高,结果更精确,但设备成本较高。
3. 检测步骤
以滴定法为例,主要步骤包括:
- 样品制备:将食品样品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 溶液配制:制备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及碘化钾溶液。
- 滴定过程:加入碘化钾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 结果计算:根据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计算过氧化值。
4. 关键点
- 试样制备:新标准增加了详细的试样制备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终点判定:滴定法使用指示剂判断终点,电位滴定法通过电位变化判断,两种方法均需严格控制条件。
- 适用性:滴定法因成本低、操作简便而广泛应用,但电位滴定法更适合对精确度要求高的检测。
总结
GB5009.227-2016标准通过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为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适用于多种食品的检测。滴定法因操作简便而广泛应用,电位滴定法则提供更高的精确度。该标准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确保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