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已进入全国第一梯队,累计建成200座智能化煤矿、超1500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关键作业区域实现“无监控不作业”,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率达90%以上。通过5G+工业互联网、AI视频分析、智能综采系统等技术,煤矿生产效率提升17%以上,事故率连续三年下降,为能源稳产保供提供了科技支撑。
核心进展与技术应用
- 智能开采高效化:晋能控股塔山矿攻克14米特厚煤层开采难题,单刀割煤量突破千吨;山西焦煤双柳矿采用300米超长工作面设计,单日采煤量达传统工艺3倍。
- 安全管控精准化:电子围栏技术覆盖2.3万处危险区域,AI实时反“三违”行为;西山煤电马兰矿利用无人机三维建模,实现地质灾害智能预警。
- 运维管理无人化:三元煤业通过全景视频拼接系统,地面远程操控采煤机;曹家滩煤矿“煤海蛟龙”掘进系统将单班人员从18人减至5人,掘进效率提升1.5倍。
挑战与优化方向
部分煤矿存在“一键启停”系统可靠性不足、智能管控平台闲置等问题。山西省已出台《煤矿智能化常态化运行管规定》,要求企业每半年自评运行效果,对“建而不用”的煤矿取消评定等级,推动智能化从“验收达标”转向“实效优先”。
未来三年,山西计划投入专项政策资金,重点突破透明地质、特种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力争2027年实现全省煤矿基本智能化。这一转型不仅让矿工从“黑领”变“白领”,更将煤炭产业的“含新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