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干制程与湿制程是电路板制造的两大核心工艺,分别通过物理/化学方式处理基材与线路。干制程以机械加工、激光刻蚀为主,湿制程依赖化学药液蚀刻、电镀,二者协同完成图形转移、孔金属化等关键步骤。
-
干制程的核心作用
- 机械钻孔/激光钻孔:利用钻头或激光在基板上形成通孔、盲孔,为后续电镀提供通道。
- 压合工艺:通过高温高压将多层基板与铜箔粘合,构建多层PCB结构。
- 表面处理:喷砂、等离子清洗等去除氧化层,提升后续工艺的附着力。
-
湿制程的核心作用
- 图形蚀刻:通过显影、蚀刻药液去除多余铜箔,保留设计线路图形。
- 电镀铜/沉铜:在孔内沉积导电铜层,实现层间电气连接。
- 防氧化处理:化学镀锡或OSP(有机保焊膜)保护焊盘,防止氧化。
-
协同与差异
- 干制程精度高但成本高,适合高密度板;湿制程效率高,但废水处理复杂。
- 现代PCB常组合使用,如干法钻孔后湿法沉铜,兼顾效率与可靠性。
选择工艺需权衡板材、精度与环保要求,高端板趋向干湿融合,而简单板可侧重湿制程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