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诞生与发展

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涵盖硬件演变、应用拓展及技术革新:

一、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

  • 代表机型 :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 核心特点 :采用1.9万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耗资近49万美元,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采用十进制且无存储功能。

二、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

  • 核心器件 :晶体管

  • 技术突破 :体积缩小至原电子管的1/1000,运算速度提升至每秒几十万次。出现EDVAC(二进制计算)和EDSAC(程序控制)等标志性机型。

三、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1年)

  • 核心器件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

  • 应用拓展 :进入工业控制、数据处理等领域,计算机开始普及至商业和科研机构。

四、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 核心器件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

  • 性能提升 :运算速度达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出现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等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逐步完善。

五、第五代计算机(1980年至今)

  • 核心特性 :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集成人工智能算法、网络通信能力,支持图形用户界面(GUI)和专家系统。

六、发展趋势

  1. 微型化与便携化 :从大型机到智能手机,计算设备持续小型化,便携性显著提升。

  2. 网络化与云计算 :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云计算平台(如AWS、Azure)提供弹性计算资源。

  3. 智能化与自动化 :AI、机器学习等技术融入计算过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4. 多元化应用 :扩展至物联网(IoT)、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七、关键人物与理论

  • 冯·诺依曼 :提出存储程序概念,奠定现代计算机架构基础。

  • 查尔斯·巴贝奇 :设计差分机和分析机,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 图灵 :提出图灵机模型,开创人工智能研究。

总结

计算机从ENIAC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从机械计算到智能系统的跨越式进步。未来将继续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互联的方向发展。

本文《计算机诞生与发展》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31344.html

相关推荐

计算机什么时候在中国兴起

​​计算机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1956年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将计算机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为标志,1958年成功研制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此后中国计算机技术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迭代,并在巨型机、芯片等领域取得全球性突破,如1983年银河-I亿次机、2002年龙芯CPU等。 中国计算机的兴起可分为四个关键阶段: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是哪一年进入中国的

计算机于1958年正式进入中国 ,这一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标志着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 1956年 ,中国将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1958年8月1日 ,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这台机器采用电子管线路,主存容量1-4千字,机器字长30位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研制成功第一台什么计算机

194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计算机是 ENIAC (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其核心信息如下: 基本信息 名称 :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 诞生时间 :1946年2月14日完成研制,2月15日正式公布 研制地点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 技术特点 结构 :由18000个电子管组成,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30吨,被形容为“电线迷宫” 功能 :通用电子计算机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什么

1946年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奠定了现代计算技术的三大基石 ‌:‌电子化运算体系 ‌、‌可编程逻辑架构 ‌和‌大规模科学计算应用 ‌。这台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以每秒5000次加减运算的能力,彻底改变了人类处理信息的方式。 ‌开创电子化运算新时代 ‌ ENIAC首次采用17468个真空管替代机械继电器,运算速度比机电计算机快1000倍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全称“埃尼阿克”。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基本信息 诞生时间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团队完成研制并公布。 中文译名 :埃尼阿克(ENIAC)。 技术特点 硬件构成 :包含18000个电子管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电子计算时代。​ ​这台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每秒可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将弹道计算时间从20小时缩短至30秒,​​其革命性突破在于完全采用电子管实现通用计算能力,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架构​ ​。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

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全称为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英文缩写为 ENIAC 。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基本信息 诞生时间 :1946年2月14日 研制地点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研制团队 :由约翰·莫奇莱和埃克特·莫奇莱博士领导。 技术特点 硬件构成 :采用18000个电子管

2025-05-12 人工智能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美国

ENIAC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 ENIAC (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英文全称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基本信息 诞生时间 :1946年2月14日 研制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核心特点 :采用真空管技术,是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可编程解决复杂计算问题。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首台通用什么eniac诞生

1946年首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基本信息 名称 :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诞生时间 :1946年2月14日 研发机构 :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由约翰·莫克利(John Mauchly)和J. Presper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由谁研发

1946年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由​​美国工程师约翰·莫奇利(John Mauchly)和约翰·埃克特(J. Presper Eckert)​ ​主导研发,​​美国军方资助​ ​,​​用于弹道计算​ ​。这台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每秒可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标志着电子计算时代的开端。 ​​研发背景与团队​ ​ ENIAC诞生于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弹道研究实验室为解决炮弹轨道计算难题而立项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计算机谁发明的

ENIAC 1946年计算机(指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者是 美国科学家约翰·冯·诺依曼 ,但需注意以下补充信息: 核心贡献者 冯·诺依曼 :提出并设计了存储程序概念,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核心奠基人。他参与了ENIAC项目,但并非唯一发明者。 其他关键成员 :包括莫克利(John Mauchly)、艾克特(J. Presper Eckert)等,他们负责具体技术实现。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 ,标志着人类进入电子计算时代。这台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每秒可完成5000次运算,最初用于军事弹道计算,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 ENIAC的核心突破 采用17840支电子管替代机械部件,运算速度远超同期设备,功耗高达170千瓦,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其设计虽笨重,但首次实现可编程电子计算,为后续技术迭代提供了原型。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大事一览表

1946年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年,全球政治格局发生剧变,​​联合国正式成立​ ​,​​冷战序幕拉开​ ​,​​中国国共内战爆发​ ​,​​科技史上首台电脑ENIAC诞生​ ​。这一年的事件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走向。 1月1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人间宣言》,否认自身神性,标志日本军国主义时代终结。1月10日,联合国大会第一届会议在伦敦召开,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日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首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首台电子计算机是 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其核心信息如下: 基本信息 诞生时间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团队完成研制并公布。 物理特性 :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包含18000个电子管,被形容为“电子管迷宫”。 技术意义 标志着 通用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开端 ,具备可编程性和通用计算能力,能解决弹道计算等复杂问题。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美国计算机缩写

1946年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是 ENIAC 。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基本信息 名称与时间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研制背景 :由约翰·莫克利(John Mauchly)和J.普雷斯珀·艾克特(J. Presper Eckert)设计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谁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

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这一理论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石,直接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核心概念 存储程序原理将程序视为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中,使计算机能够按照程序的逻辑顺序自动执行指令。这种设计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的灵活性和效率。 技术意义 自动化运行 :存储程序原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干预指令的执行顺序,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灵活性增强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计算机名字

‌1946年诞生的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它标志着现代计算机时代的开端。这台庞然大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重达30吨、占地167平方米 ‌,专为军事计算设计,但其革命性技术为后续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核心功能突破 ‌:ENIAC首次实现全电子化运算,‌每秒可执行5000次加减法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中国处于什么阶段

1946年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结束后的关键过渡期​ ​,同时也是​​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前夕​ ​。这一年,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和平建国努力与军事冲突并存,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交织,外部势力干预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分裂态势。 ​​政治格局:和平协商与内战爆发​ ​ 1946年初,国共双方在美国调停下达成停战协定,并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五项和平建国协议。国民党于6月撕毁协议,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首台通用什么诞生

1946年首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时间与地点 1946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研制成功。 技术特点 采用电子管技术,占地约15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50千瓦。 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

2025-05-12 人工智能

1946年计算机提出两个重要改进

1946年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改进由冯·诺依曼在研制EDVAC计算机时提出,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核心概念: 1. 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二进制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0和1)表示数据和指令,简化了逻辑运算和硬件设计。 存储程序控制 :将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内存中,计算机可自动按顺序执行指令,实现通用计算。 2. 引入CPU和内存储器的概念 CPU(中央处理器)

2025-05-12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