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埃里奥特·杰奎斯(Elliot Jaques)提出,具体信息如下:
-
提出时间与背景
杰奎斯于1965年在《国际心理学杂志》发表论文《死亡与中年危机》,首次系统阐述了该概念。他通过分析艺术家的人生轨迹,发现中年时期常伴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
核心定义与理论基础
中年危机指个体在40岁左右因意识到生命有限性而产生的认知震荡,表现为对职业成就、人生目标的怀疑,以及生理衰老带来的焦虑。该理论融合了精神分析学与存在主义思想,强调个体从“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过渡中产生的精神空虚。
-
概念扩展与流行
杰奎斯的原始定义后,中年危机逐渐扩展为涵盖更广泛的内心冲突,成为全球热议的社会现象。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成为这一概念的典型实践案例,被称为“中年危机元年”。
总结 :中年危机由埃里奥特·杰奎斯于1965年正式提出,其理论基础源于对生命有限性的认知,后经社会文化影响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