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不规范
根据村级隐患排查的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基础设施类隐患
-
道路与供水管网老化
部分村道路破损严重,供水管网老化导致水质差,需修缮道路并更新水管网。
-
排水与照明系统不完善
排水系统存在积水现象,夜间照明设施不足,需完善排水设施并更新照明设备。
-
消防设施不足
部分区域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疏散通道堵塞,需补充消防器材并清理疏散通道。
二、安全管理类隐患
-
自然灾害隐患
部分村存在洪涝、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隐患,需排查周边环境并制定应急预案。
-
消防与防盗措施薄弱
少数村远程教育设备防雷装置不完善,重要科室防护网破损,需加强消防设备维护和门窗防护。
-
特种设备管理不规范
医用高压锅、X光机等设备虽能正常工作,但需加强操作培训与定期检测。
三、制度与执行类问题
-
财务与村务管理不规范
财务审批流程混乱,村务公开不及时,需规范财务制度并拓宽公开渠道。
-
巡查与整改机制不完善
巡查发现问题后整改不及时,缺乏长效管理机制,需建立责任清单和跟踪问效制度。
-
村民参与度低
村民对村务管理参与度不足,需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增强村民参与意识。
四、其他问题
-
治安与环境卫生 :存在乱拉乱接电线、垃圾处理不规范等问题,需加强治安巡逻和环境卫生整治。
-
农业生产与就业 :种植结构单一、缺乏技术培训,需推广新品种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整改措施建议
-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修缮道路、更新管网、完善排水和照明系统,确保村民生活条件改善。
-
强化安全监管 :定期开展消防、地质灾害排查,加强防盗措施,规范特种设备管理。
-
规范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审批流程,建立村务公开平台,强化村民监督。
-
建立长效机制 :制定隐患排查值班制,设立专项督查组,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问责。
-
提升村民参与度 :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鼓励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村级治理水平,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