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平安建设申报材料需重点体现组织架构完善、治安防控有效、矛盾化解及时、法治宣传到位、群众参与广泛五大核心要素。申报材料应紧扣基层治理创新与平安建设实效,通过数据支撑和典型案例展现工作成果。
-
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由村书记牵头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专职网格员,制定《村级平安建设三年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治安巡逻、隐患排查等职责分工。实行“周例会、月总结”制度,2025年累计召开专题会议12次,形成会议记录与整改台账。 -
治安防控强化
构建“人防+技防”双网模式,组建10人夜间巡逻队,覆盖全村3.8平方公里;安装高清摄像头32处,重点覆盖村口、学校及河道区域。2024年盗窃案件同比下降67%,火灾隐患整改率达100%。 -
矛盾化解机制
设立村级调解委员会,吸纳乡贤、法律顾问等成员,推行“1小时响应、3天办结”纠纷处理机制。全年调解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47起,调解成功率92%,建立典型案例档案库12份。 -
法治宣传创新
开展“法律夜校”18场,发放《村民普法手册》600余份,制作方言版防诈骗短视频播放量超2万次。设立法治文化墙3处,评选“遵法示范户”15家,村民法治知晓率达95%。 -
群众参与模式
实施“平安积分制”,将参与巡逻、线索上报等行为纳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2025年累计参与群众达430人次。组建“平安建设监督团”,吸纳村民代表12名,每季度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公示结果。
申报材料需附近两年治安数据对比表、资金使用明细及村民签字确认的满意度调查表,注意案例描述需隐去敏感信息,突出本村在智慧安防、文化融合等方面的特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