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最先实施的省份是上海和浙江,启动于2014年,采用“3+3”模式,取消文理分科。随后多批次省份跟进,至2025年全国将全面推行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的核心在于“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首推“3+3”模式(语数外加自主选考3科),后调整为“3+1+2”模式(语数外+物理/历史+2选2科目)。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改革,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启动第二批试点,2021年河北、辽宁等8省市启动第三批,2024年吉林、黑龙江等7省实施新高考,2025年山西、云南等8省将完成改革。改革聚焦学生个性化发展,如上海“院校专业组”投档模式,浙江引入“等级赋分”机制,黑龙江等省取消本科批次界限,均体现“专业优先”导向。
高考改革推动教育公平与创新选拔。多省份合并本科批次,减少“一本”“二本”标签,山西、云南等新增省份将以“院校专业组”编制计划,强化专业衔接。改革同步强化命题育人功能,全国27省采用统一命题,注重考查综合能力,减少死记硬背。
考生需提前适应新模式,选科时综合兴趣与职业规划,关注目标院校专业选考要求,利用政策红利优化升学路径。未来新高考将深化“两依据、一参考”机制,推动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