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是提升医疗场所安全水平的关键举措,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和应急疏散三结合模式,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火灾预防、扑救初火及组织逃生能力。
-
理论培训夯实基础
培训聚焦医院特殊环境,如氧气瓶存放区、住院部等重点区域,结合典型案例剖析电路老化、设备操作不当等隐患,系统讲解消防“四懂四会”(懂危险性、懂预防、懂扑救、懂逃生;会使用器材、会扑救初火、会疏散、会宣传)。 -
实操演练强化技能
消防讲师现场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操作法、消防栓水带连接等技巧,医护人员分组练习,确保掌握器材使用要领。部分卫生院增设煤气罐灭火、防烟面罩佩戴等场景化训练,提升实战应对能力。 -
应急疏散检验成效
模拟火灾警报触发后,参训人员按预案引导患者湿毛巾捂鼻、低姿撤离,全程衔接紧密。演练同步测试疏散路线合理性及团队协作效率,确保紧急情况下有序逃生。
定期开展此类培训能筑牢医疗安全防线,建议结合季度检查与随机演练,将消防意识转化为常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