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最优惠的月份集中在6-8月、11-12月以及3月和9月,其中淡季6-8月可省5%-15%,年底11-12月车企冲量甚至“亏本甩卖”,而3月和9月车展期间则能享受“新车+优惠”组合拳。政策过渡期(如国补、以旧换新)和车型换代时老款清仓也是“抄底”黄金期,但需避开1-2月春节旺季和4月新车观望期。
- 淡季捡漏(6-8月):夏季高温看车人数少,4S店库存压力大,现金优惠普遍比旺季高5%-10%,滞销车型降价可达15%。此时销售急于成交,可争取额外赠品或低息**,但需注意检查库存车生产日期,避免买到积压车辆。
- 年底冲量(11-12月):车企为完成年度任务和获取返点,常推出“史上最大优惠”,如特斯拉Model 3曾降价至22.75万元并叠加保险补贴和0息政策。合资品牌部分车型限时降价幅度超30%,但热销车可能因库存不足涨价,需提前锁定资源。
- 车展放价(3月、9月):大型车展期间车企竞争激烈,优惠力度远超平日。例如3月春季车展智己L6直降1.5万元,9月“金九银十”老款插混车型普遍降价超2万元。
- 政策与改款红利:政策过渡期(如2025年国补兜底)可享最高2万元补贴,而车型换代时老款降价幅度可达20%,如理想L7在问界M8上市前降价1.5万元清仓。
- 避坑月份:1-2月春节需求旺盛,优惠少甚至加价;4月新车上市前车企观望,优惠保守;此外需警惕“先涨后降”虚假促销,建议用比价工具核实历史价格。
总结:精准把握6-8月淡季、11-12月年底冲量及车展政策节点,避开春节和4月,结合车型生命周期和政策动态,可最大化省钱。建议提前关注目标车型的库存、改款计划及地方补贴,多方比价后适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