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是应届生求职的黄金期,但其中暗藏诸多陷阱需警惕。关键陷阱包括:虚假高薪诱惑、试用期压榨、培训贷骗局、挂羊头卖狗肉的岗位、阴阳合同、皮包公司画饼、过分美化加班文化、假实习真销售、个人信息泄露、以及“内推付费”骗局。以下是具体分析:
-
虚假高薪陷阱
某些企业以“年薪20万起”“无责任底薪”吸引求职者,实际薪资构成复杂,需完成苛刻绩效才能达标,甚至变相克扣。 -
试用期压榨
部分公司延长试用期至6个月,期间低薪或无故辞退,利用“不符合录用条件”条款规避赔偿。 -
培训贷骗局
以“岗前培训”为名要求**缴费,承诺包就业却无法兑现,毕业生反背负债款。 -
岗位货不对板
招聘写“管培生”,入职后实为销售或客服,利用模糊岗位名称误导求职者。 -
阴阳合同套路
签约时口头承诺福利,书面合同却缩减权益,或隐藏竞业协议等不平等条款。 -
皮包公司画饼
空壳公司虚构“上市计划”“股权激励”,拖欠工资后失联,尤其常见于初创企业。 -
美化加班文化
鼓吹“奋斗即福报”,将996包装成“快速成长”,实则无加班费且压榨健康。 -
假实习真销售
以“实习积累经验”为名,要求自购产品或拉人头,本质是变相销售套路。 -
个人信息泄露
非正规招聘平台收集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导致被冒用或电信诈骗风险。 -
付费内推骗局
声称“交钱保offer”的中介,伪造与大厂合作假象,收费后便消失无踪。
春招期间务必核实企业资质,保留书面offer与合同,遇到“先交钱”一律拒绝。若发现陷阱,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