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三审三校”是指内容发布前需经过三级审核与三级校对,确保政治导向正确、内容真实合规、语言规范严谨的闭环管理制度。其核心在于层层把关、责任到人,覆盖从文字细节到政治立场的全流程管控,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媒体平台信息发布的标准化流程。
-
三级审核机制
- 初审由编辑或信息员负责,重点排查错别字、病句等基础性错误,确保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 复审由科室或部门负责人执行,核实内容真实性、公文规范及发布价值,同时兼顾文字二次修正。
- 终审由分管领导把关,聚焦政治导向、社会效应及政策法规符合性,决定最终发布权限。
-
三级校对流程
每轮审核后同步进行校对:初校核对原稿与版式,二校全面检查逻辑与体例,三校由分管领导通读定稿,确保零差错率。重大内容需主要领导审定,杜绝“标题党”或网络不实信息。 -
适用范围与刚性要求
制度适用于政务网站、新媒体平台、出版物等,要求“先审后发”,严禁未经核实转载或修改原意。标题需客观准确,内容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建立问责机制追责违规行为。
通过“三审三校”,既能提升内容质量,又能防范意识形态风险,是维护舆论安全的关键举措。实际执行中需结合技术手段与人工审核,形成常态化管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