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内容审核流程
三审三校制度是图书、报纸、期刊出版单位内容编辑环节的基本制度,主要包含三个审核阶段和三次校对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三审流程
-
责任编辑初审
审读全文,审核内容的社会效益、文化价值、出版价值,检查政治导向、思想倾向、文字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形成初审报告并提出修改建议。
-
主编复审
根据初审报告全面审查稿件质量,解决初审中提出的问题,作出是否采用、退修或外审的决策。
-
总编/副总编终审
关键要求 :三审中任何两个环节不得由同一人担任,确保审核独立性。
二、三校流程
-
初校
由撰稿记者或责任编辑对原稿进行逐字校对,标记错误并修改,完成初校样。
-
二校
责任编辑或美术编辑对初校样进行文字、版式、图片说明等全面校对,与原稿对照对红,调整版面后提交主编审核。
-
终校
执行总编或资深编辑对二校样进行最终审核,重点检查标题、版式、重要内容等,签署批清意见后交责任编辑修改。
补充说明 :
-
校对人员需专职负责,确保校对质量;
-
重要出版物应增加校次,重点图书需专项审核;
-
三审通过后方可进入排版流程。
三、其他适用场景
-
学位论文 :高校采用类似制度,包括指导老师初审、科研评审小组二审、学位评审委员会终审;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发布前需经过信息员自查、分管领导复审、主要领导终审。
该制度通过分层审核与交叉校对,保障内容质量与合规性,是出版行业及部分机构长期坚持的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