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的前身是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合并,从职业学校逐步发展为以工为主的省属重点高校,2010年定名安徽工程大学。其发展脉络清晰,关键节点包括1978年升格本科(安徽机电学院)、2001年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最终形成如今的多科性大学格局。
- 1935年创校背景: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在芜湖设立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初期以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后因抗战停办,1945年复校并逐步转型为公立职业学校。
- 中专到本科的跨越:1955年更名为芜湖电力学校,后隶属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1962年)。1977年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招收本科生,1978年升格为安徽机电学院,成为全日制本科院校。
- 更名与学科拓展:2001年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增设理、文、管等学科;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标志其从单一工科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型,并获批硕士点、参与国家级教育改革项目。
- 合并与资源整合:历史上多次合并其他职业学校(如1952年芜湖市工业职业学校),1984年与中国标准化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办学,强化了标准化与工程教育特色。
安徽工程大学的演变反映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教会工校到现代大学,其“尚德敏学、唯实惟新”的校训始终贯穿人才培养。若需了解更详细的校史档案,可查阅学校官网或地方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