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主要得益于数字技术的突破和安防需求的增长。关键普及节点包括:模拟监控向数字监控的转型、网络摄像头的出现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大规模部署。
-
模拟监控时代(1970s-1990s)
早期监控系统以模拟信号为主,设备笨重且存储成本高,主要用于银行、政府等特定场所。20世纪70年代闭路电视(CCTV)开始商用,但普及率极低。 -
数字化转折点(1990s-2000s)
90年代数字录像机(DVR)取代传统磁带存储,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图像压缩技术(如MPEG-4)的成熟让远程监控成为可能,中小企业开始安装监控系统。 -
网络监控爆发(2000s-2010s)
2000年后IP摄像头普及,配合宽带网络实现实时云端监控。中国"平安城市"、欧美反恐政策推动公共场所摄像头数量激增,2010年全球监控市场规模已超千亿美元。 -
智能监控时代(2010s至今)
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AI技术嵌入监控设备,民用领域如智能家居进一步推动普及。2020年全球摄像头总量突破10亿,中国占半数以上。
当前监控技术已渗透至交通、零售、家庭等多场景,未来将更注重隐私保护与效率平衡。建议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本地存储或云监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