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体检需重点关注肝功能、病毒复制状态及肝癌筛查,核心项目包括乙肝五项、肝功能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AFP),定期监测可早期发现肝脏病变并指导干预。
- 乙肝五项:作为基础筛查,明确感染状态及传染性,包含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等5项指标,需每1-2年复查。
- 肝功能检测:通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异常提示需进一步干预。
- 乙肝病毒DNA定量:直接反映病毒复制活跃度,高载量需警惕肝硬化和肝癌风险,指导抗病毒治疗必要性。
- 肝脏B超:无创检查肝脏形态结构,识别脂肪肝、肝硬化或占位性病变,建议每年1次。
- 甲胎蛋白(AFP):肝癌标志物,尤其对40岁以上或家族史者至关重要,需结合影像学动态跟踪。
- 可选补充项目:如肝纤维化扫描(评估肝硬化程度)、血常规(监测并发症)等,根据个体风险调整。
提示:乙肝携带者应保持半年至1年的规律复查频率,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