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源,20年社保退休金金额受缴费基数、地区工资水平及退休年龄等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一、基础计算公式
养老金由 基础养老金 和 个人账户养老金 组成:
-
基础养老金 =(退休地社平工资 + 个人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65岁101个月等)
二、案例分析
-
按最低标准缴费(社平工资60%)
-
基础养老金 :以某地2023年社平工资7500元为基准,计算为(7500+4186)÷2×20×1%≈1169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 :累计8万元 ÷ 139≈578元/月
-
合计 :约1747元/月
-
-
中等缴费基数(社平工资80%)
-
基础养老金 :以7910元为基准,计算为(7910+5000)÷2×20×1%≈2583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 :6万元 ÷ 139≈432元/月
-
合计 :约2583+432=3015元/月
-
-
灵活就业人员按60%缴费
-
基础养老金 :以7974元为基准,计算为(7974+4186)÷2×20×1%≈3385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 :8万元 ÷ 139≈575.54元/月
-
合计 :约4460元/月
-
三、影响因素
-
地区差异 :不同城市社平工资差异显著,如上海1.23万元/月,河南6260元/月
-
缴费基数 :按社平工资60%-120%缴费,养老金增长约40%
-
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可提高计发月数,从而增加养老金
四、建议
-
通过当地社保平台查询具体计发基数和计发月数
-
关注政策调整,灵活就业人员可咨询当地社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