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十大亮点

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四个最严”​​为核心,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十大亮点​​包括:​​农户监管全覆盖​​、​​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基层监管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升级​​、​​安全标准明确化​​、​​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全程追溯管理​​、​​信用体系建立​​、​​责任约谈制度​​及​​处罚力度加大​​,全面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 ​农户监管全覆盖​​:首次将农户纳入法律调整范围,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并鼓励开具合格证,兼顾小农户发展实际。
  2. ​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要求生产者开具、收购者查验合格证,实现产地与市场无缝衔接,强化主体责任。
  3. ​夯实基层监管​​:明确乡镇政府监管职责,建立村级信息员制度,打通监管“最初一公里”。
  4. ​风险监测与评估​​:细化部、省两级监测重点,建立跨部门风险评估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
  5. ​安全标准细化​​:强制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储存运输等要求,确保标准执行无死角。
  6. ​绿色优质供给​​:鼓励绿色生产技术和地理标志保护,推动优质优价,提升品牌竞争力。
  7. ​全程追溯管理​​:国家建立追溯目录和协作机制,支持信息化手段记录生产流通数据。
  8. ​信用体系建设​​:记录生产经营者信用信息,通过“黑名单”等机制增强监管威慑力。
  9. ​责任约谈制度​​:对隐患未整改的生产者或问题突出的地方政府负责人实施约谈,压实各方责任。
  10. ​严惩违法行为​​:与食品安全法衔接,提高罚款额度并新增“拘留”处罚,强化行刑衔接。

新法通过制度创新与责任压实,既守护公众健康,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生产经营者及时熟悉法规要求,消费者可关注合格证与追溯信息,共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

本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十大亮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86638.html

相关推荐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概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涵盖生产、流通、监管及社会共治等方面,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核心模块: 基本原则与目标 采用源头治理、风险管理、全程控制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协同的社会共治体系,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环节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农产品定义与标准 明确农产品范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初级产品)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有哪些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这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于2006年首次颁布,并于2018年和2022年进行了修订。该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风险管理和标准制定、农产品产地、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定。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公布的部门规章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归哪个部门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由‌农业农村部门 ‌监管,同时涉及‌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多个部门 ‌协同管理。其中,农业农村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市场监管总局负责流通领域的监管,卫健委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公安部门则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农业农村部门的核心职责 ‌ 农业农村部及其地方机构负责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包括农业投入品(如农药、肥料)使用规范、产地环境监测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通过​​源头治理、全程管控、责任压实​ ​三大核心机制保障农产品安全,明确​​农户纳入监管​ ​、​​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 ​等十大亮点,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责任全覆盖​ ​:将农户、合作社、企业等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明确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强化网络销售、冷链物流等新业态主体责任。 ​​源头管控​ ​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四个最严

标准、监管、处罚、问责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四个最严”要求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则,具体内涵如下: 一、最严谨的标准 科学性与适用性 制定和实施严格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标准体系科学、严谨且与国际接轨,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 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淘汰落后标准,修订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支持产地冷链物流和绿色包装标识等先进标准的制定。 二、最严格的监管 全链条覆盖 对食品生产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六个禁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了六个禁止行为,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六个禁止行为包括:禁止销售来源不明、无法提供合法进货凭证的食用农产品;禁止使用误导消费者对商品感官认知的“生鲜灯”;禁止销售农药、兽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食用农产品;禁止在销售环节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物质;禁止销售假冒品牌、伪造产地、掺杂使假或滥用质量标志的食用农产品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

​​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记录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信息的监管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 ​提升透明度、强化责任追溯、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唯一标识码(如二维码)和区块链等技术,消费者可一键查询农产品的种植环境、用药记录、检测报告等关键数据,同时帮助企业快速定位质量问题源头。​ ​ ​​技术架构与数据采集​ ​ 系统依托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等种植参数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追溯平台官网

​​农产品追溯平台官网是保障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信任的核心工具,通过“一物一码”技术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透明化。​ ​其核心价值在于​​强化监管效能、赋能品牌溢价、满足知情权​ ​,已成为智慧农业和食品安全治理的关键基础设施。 农产品追溯平台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时采集种植环境、施肥用药、加工流通等数据,生成唯一追溯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地信息、检测报告、物流轨迹​ ​

2025-05-14 会计考试

追溯系统平台登录入口河北

‌河北省追溯系统平台登录入口可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或"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访问, ‌支持企业/个人账号登录,实现农产品、食品、药品等全流程溯源查询。该系统由河北省政府主导建设,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具备"一物一码"追溯、数据实时上传、风险预警"三大核心功能 ‌。 ‌登录方式 ‌ ‌电脑端 ‌:进入"河北政务服务网"(官网),搜索"追溯系统"或点击"特色服务"专栏

2025-05-14 会计考试

河北省食品追溯平台系统

​​河北省食品追溯平台系统​ ​通过​​“一物一码”技术​ ​实现食品全链条透明化管理,​​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生产、流通、检测等关键信息​ ​,同时整合​​冷链追溯​ ​与​​互联网营销功能​ ​,成为保障食品安全与推动产业升级的双重工具。 ​​全程可追溯​ ​:平台覆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环节,进口冷链食品需​​“首站赋码”​ ​,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的农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的实施,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进行追踪记录,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消费者信心,并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键农产品覆盖范围 绿色食品 :包括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初级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等。 有机农产品 :严格遵循有机生产标准,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等,确保环境友好。 地理标志农产品 :具有特定地域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核心环节,其核心在于​ ​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科技赋能​​三大关键点。​ ​通过标准化生产、风险监测、追溯体系建设等举措,我国正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控体系,确保农产品安全可靠。 ​​源头治理:严控生产环节风险​ ​ 推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建立农业投入品追溯制度。例如,通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农产品全流程可追溯的管理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监管效率、增强消费者信任。 ‌ ‌全流程可追溯 ‌ 平台覆盖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链条,记录关键信息如种植环境、农药使用、质检报告等,确保问题可溯源、责任可追究。 ‌智能监管与风险预警 ‌ 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农产品安全指标,对异常数据自动预警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释义全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是我国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核心法律,通过​ ​源头治理、全程管控、责任追溯​​三大机制构建严密监管体系,明确生产者、销售者、政府三方责任,并创新推出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管控​ ​。 ​​法律框架与核心目标​ ​ 法律涵盖八章五十六条,以保障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发展为核心,将农产品定义为种植业、林业等初级产品,要求其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旧版

​​2006年颁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旧版)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综合性法律,其核心在于​ ​建立强制性标准体系​​、​ ​明确生产者责任​​,并​ ​初步构建从生产到销售的监管框架​**​,但存在处罚力度不足、小农户监管空白等局限性。 ​​强制性标准与基础框架​ ​ 旧版法律首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列为强制执行内容,涵盖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关键指标,要求生产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细则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细则旨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法律,其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责任,规范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 1. 生产环节监管 标准化生产 :实施细则要求农产品生产者遵循农业标准,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质量安全控制 :生产者需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025-05-14 会计考试

名词解释农产品市场准入

农产品市场准入是指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质量安全标准,从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这一制度旨在从源头把控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关键要素 质量安全标准 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核心在于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这些标准涵盖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多个方面,确保农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 产地证明与检测报告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定

‌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定是确保食品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制度,核心要求包括 ‌产地准出证明、质量安全检测、可追溯标识‌三大关键环节。 ‌ ‌产地准出证明 ‌ 农产品上市前需由产地出具合格证明,明确生产者信息、种植/养殖环境、农药/兽药使用记录等。例如蔬菜需提**地检疫证书,活禽需附动物检疫合格证。 ‌质量安全检测 ‌ 进入批发市场或超市的农产品必须通过农残、重金属等强制性检测。重点品类(如茶叶

2025-05-14 会计考试

农产品市场分为哪三类

农产品市场的分类方式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按交易场所性质划分 产地市场 :农产品生产地直接交易的市场,如田间地头集市。 销地市场 :农产品销售终端市场,如城市超市、农贸市场。 集散与中转市场 :农产品集散地及中转枢纽,如大型农批市场。 按交易形式划分 现货市场 :即时交付交易的市场。 期货市场 :未来交付合约交易的市场。 按参与主体划分 消费市场

2025-05-14 会计考试

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原因

​​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核心原因是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保护消费者权益。​ ​通过​​源头管控、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追溯​ ​,该制度能有效阻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同时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 ​​保障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 ​ 农产品生产环节中农药、重金属等污染问题频发,准入制度通过检测认证和强制标准,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符合安全指标,降低餐桌风险

2025-05-14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