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四个最严”为核心,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十大亮点包括:农户监管全覆盖、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基层监管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升级、安全标准明确化、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全程追溯管理、信用体系建立、责任约谈制度及处罚力度加大,全面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 农户监管全覆盖:首次将农户纳入法律调整范围,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并鼓励开具合格证,兼顾小农户发展实际。
- 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要求生产者开具、收购者查验合格证,实现产地与市场无缝衔接,强化主体责任。
- 夯实基层监管:明确乡镇政府监管职责,建立村级信息员制度,打通监管“最初一公里”。
- 风险监测与评估:细化部、省两级监测重点,建立跨部门风险评估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
- 安全标准细化:强制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储存运输等要求,确保标准执行无死角。
- 绿色优质供给:鼓励绿色生产技术和地理标志保护,推动优质优价,提升品牌竞争力。
- 全程追溯管理:国家建立追溯目录和协作机制,支持信息化手段记录生产流通数据。
- 信用体系建设:记录生产经营者信用信息,通过“黑名单”等机制增强监管威慑力。
- 责任约谈制度:对隐患未整改的生产者或问题突出的地方政府负责人实施约谈,压实各方责任。
- 严惩违法行为:与食品安全法衔接,提高罚款额度并新增“拘留”处罚,强化行刑衔接。
新法通过制度创新与责任压实,既守护公众健康,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生产经营者及时熟悉法规要求,消费者可关注合格证与追溯信息,共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