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教科研成果需聚焦创新性、应用价值及学术贡献,核心要素包括成果名称、时间、研究方法、创新点、应用场景及发表情况。
-
明确成果框架
从教学项目、研究课题到论文著作,需系统梳理成果名称、完成时间及参与角色。例如:课程开发需标注适用学段,课题研究需说明起止日期,专利技术需注明授权号。 -
突出方法与创新
研究方法(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需具体化,避免泛泛而谈;创新点应对比现有成果,说明突破性价值。例如:“通过AI算法提升学生作业批改效率30%”比“改进教学效果”更具说服力。 -
强调应用与影响
成果的应用价值需关联实际场景,如“研究成果被纳入市级教师培训教材”或“教学方案在5所学校推广”。若获奖项或媒体报道,需注明级别和传播范围。 -
规范学术引用
论文发表需完整标注期刊名称、发表日期及收录情况(如SCI、SSCI);合著成果需明确个人贡献,避免模糊表述。
提示: 填写时需平衡详实与简洁,用数据量化成果,避免主观描述。定期更新动态成果(如新增专利或论文),确保信息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