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墓的真实墓地位于四川省大邑县锦屏山麓,是蜀汉后主刘禅敕葬的官方陵墓,现存遗址为清代重建,2025年将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其核心证据包括:史料明确记载赵云曾在此驻防、蜀汉“赐葬大臣于主要活动地”的葬制,以及墓前保存完好的清代碑刻与建筑群。
赵云墓的封土呈半圆形,高2.3米,周长29.1米,依山而建,四周环绕石砌女墙与古柏。墓前立有高2.5米的篆体墓碑,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字,两侧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额“永烈千秋”至今清晰可辨。附属的子龙祠为三进四合院木构建筑,附带戏台、荷花池等,具有典型川西祠庙风格。
关于墓址的争议,河北临城县与河南南阳虽有传说的“赵云墓”,但缺乏直接史料支撑。大邑墓则被《蜀中名胜记》《四川通志》等多部典籍明确记载,且符合蜀汉葬制逻辑——赵云晚年驻守大邑御羌,后主赐葬于此。现存遗址虽历经明末战火与近代校舍占用,但墓冢从未被挖掘,1985年成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
大邑县政府近年投入1400余万元重建子龙祠墓,计划2025年开放。未来该遗址将串联武侯祠等三国景点,形成文化旅游线。游客可在此感受“常山正气”的武将精神,探访箭道街、望羌台等衍生地名,体会1800年来“子龙爷”在蜀地的文化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