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诸葛亮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正史中的诸葛亮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在历史上,诸葛亮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战略眼光**,但他的军事能力则存在争议。**

诸葛亮的政治成就包括提出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夺取荆州、益州的战略蓝图,奠定了蜀汉政权的基础;他治理国家时推行法治与仁政相结合的政策,使得蜀汉成为三国时期治理最为清明的政权之一;他还重视经济发展,通过务农殖谷等措施保证了国家经济基础。在军事方面,尽管诸葛亮有着北伐中原的壮志,但在实际作战中却未能实现其目标,面对司马懿等对手时也显得略逊一筹。

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表现并非无可挑剔。虽然他成功地促成了孙刘联盟并参与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在个人指挥的大规模战役中,如五次北伐,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关于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等,并没有确凿的历史依据,更多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加工。这表明,诸葛亮的实际军事才能可能并不像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神乎其神。

正史中的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对于其军事天才的形象,则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认识到其中既有真实的辉煌战绩,也有后世文学创作的美化成分。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本文《正史中的诸葛亮真的有这么厉害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15531.html

相关推荐

赵云墓真实墓地

​​赵云墓的真实墓地位于四川省大邑县锦屏山麓,是蜀汉后主刘禅敕葬的官方陵墓,现存遗址为清代重建,2025年将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 ​其核心证据包括:史料明确记载赵云曾在此驻防、蜀汉“赐葬大臣于主要活动地”的葬制,以及墓前保存完好的清代碑刻与建筑群。 赵云墓的封土呈半圆形,高2.3米,周长29.1米,依山而建,四周环绕石砌女墙与古柏。墓前立有高2.5米的篆体墓碑,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字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赵云的儿子

​​诸葛亮并未有意加害赵云之子赵统,这一说法源于民间野史和文学演绎,与正史记载严重不符。​ ​ 历史上诸葛亮与赵云同为蜀汉核心重臣,关系密切且相互敬重,所谓“加害”纯属虚构。关键点在于:1. ​​正史无任何记载​ ​;2. ​​赵云家族在蜀汉地位稳固​ ​;3. ​​诸葛亮用人唯贤的政治风格​ ​;4. ​​野史混淆时间线与人物关系​ ​。 赵云之子赵统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继承父职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赵云死的早还是诸葛亮死的早

赵云去世得比诸葛亮早。赵云于公元229年去世,而诸葛亮则在公元234年去世,比赵云晚五年。 1. 赵云的去世时间 赵云在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去世,享年约63岁。他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和忠诚著称。赵云在世时,曾多次保护刘备和刘禅,立下赫赫战功。 2. 诸葛亮的去世时间 诸葛亮则在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去世,享年54岁。他是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以卓越的智慧和忠诚辅佐刘备和刘禅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赵云

刘备死后诸葛亮不重用赵云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核心与刘备临终遗言及用人考量密切相关: 刘备临终遗言的直接影响 刘备在临终前特别嘱咐诸葛亮“不可重用赵云”,并让李严辅佐刘禅。这一明确指示成为诸葛亮决策的关键依据,导致他在有生之年未对赵云进行重用。 权力制衡与避免内部矛盾 诸葛亮作为蜀汉实际掌权者,需要平衡各方势力。赵云因与刘备关系密切且深得民心,若被重用可能引发其他将领的猜忌或不满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赵云守街亭

诸葛亮未选择赵云镇守街亭的核心原因在于战略全局考量、人才梯队建设及武将职责定位的冲突 。街亭作为北伐粮道咽喉,需同时满足“独当一面的统帅能力”与“精准执行既定战术”的双重要求,而赵云此时承担的牵制任务和年龄因素使其并非最优人选。 战略布局的优先级分配 诸葛亮首次北伐采取“明攻陇右,暗取关中”的计策:赵云率偏师在箕谷佯攻曹魏主力,成功吸引曹真大军;魏延、吴懿等将领负责陇西战场主攻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为什么斗不过司马懿

​​诸葛亮最终未能战胜司马懿,核心原因在于国力悬殊、战略差异与个人特质的三重制约:蜀汉资源匮乏难以支撑长期消耗,司马懿以“坚守拖延”的防御战略抵消诸葛亮战术优势,而诸葛亮事必躬亲的透支式作风更被司马懿的隐忍耐心所克制。​ ​ ​​国力与资源对比​ ​ 蜀汉偏居西南,人口稀少且经济薄弱,北伐时粮草运输损耗高达50%,多次因补给中断退兵;曹魏占据中原富庶之地,司马懿依托城墙关隘以逸待劳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为什么不救关羽了

诸葛亮未救关羽的原因复杂,主要受制于地理、战略和时机的多重限制。 地理阻隔 :关羽败走麦城,位于今湖北宜昌,而诸葛亮坐镇成都,相隔千里。蜀国在地理上被魏国和吴国所包围,使得救援关羽的路线异常艰难。 战略考量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需权衡整体战略布局。当时,蜀汉的首要任务是稳固内部、积聚力量,以图将来北伐中原。分散兵力去救援关羽,可能削弱蜀汉的整体防御,甚至导致成都空虚,被敌军乘虚而入。 时机不对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赵云为什么不救关羽

战略与性格 赵云未救关羽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结合历史与文学背景分析: 战略与地理限制 关羽兵败麦城时,刘备和赵云均远在成都,无法及时支援。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此时正与东吴孙权议和,赵云作为偏将军留守成都,需兼顾内政与防御。 职责与信任分配 赵云长期担任刘备的亲信将领,但荆州水战经验不足,且刘备更信任关羽指挥水军。关羽作为五虎将之首,地位特殊,若赵云接手荆州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正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可怕

​​正史上的诸葛亮堪称三国时代最全能的政治家与战略家,其可怕之处不仅在于《隆中对 》预判天下三分的大局观,更在于以弱蜀抗衡强魏的治国能力与军事韧性。​ ​他27岁出山便为刘备制定“跨有荆益”的战略蓝图,赤壁之战促成孙刘联盟扭转乾坤,后期独撑蜀汉危局,内修法度、外御强敌,甚至死后仍令敌国司马懿感叹“天下奇才”。 ​​神级战略预判与执行​ ​ 未出茅庐已预见天下三分,提出“西取益州、东和孙权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的14个故事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智慧与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以下从他的生平、智慧谋略、人格魅力等方面,讲述14个与他相关的故事。 隆中对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方针,分析天下大势,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顾茅庐 :刘备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诚意打动了他,最终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草船借箭 :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和曹操的多疑心理,巧妙地从曹操手中“借”到十万支箭。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张飞临死喊出八个字

张飞临死前喊出八个字:“谁敢断我头!” 张飞,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其勇猛、鲁莽和嫉恶如仇的性格著称。他的生命却在公元221年戛然而止。据史书记载,张飞在临死前曾喊出八个字:“谁敢断我头!”这八个字不仅彰显了他的英勇无畏,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张飞之死的背景 张飞之死发生在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当时刘备正准备为关羽报仇,发兵攻打东吴。张飞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精兵从阆中出发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关羽惹不起的2位大将

​​关羽一生傲视群雄,但唯独对吕布和马超两位大将心存敬畏,甚至主动避让。​ ​ 吕布的“三国第一猛将”威名令关羽不敢轻易挑战,而马超的“西凉锦马超”之勇也让关羽保持警惕。这两人的武力值和战场表现,成为关羽为数不多“惹不起”的存在。 ​​吕布:武力碾压的绝对压制​ ​ 虎牢关之战中,吕布独战刘关张三兄弟不落下风,关羽深知单打独斗绝非其对手。史料记载,关羽对吕布始终以“吕将军”尊称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死前12字预言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12字预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被传为穿越千年的神秘密码,据称精准预测了清朝康熙年间的盛世与武侯祠修缮者宋可发的出现​ ​。这一传奇故事融合了历史巧合与民间智慧,至今仍引发关于预言真实性的热议。 ​​预言内容与拆解​ ​ 石碑上的十二字通过字形拆解被解读为:“水月主”合为“清”,“庚不大”组合成“康”,“盖十八”对应“宋”,而“龙复卧”象征清朝统治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12字临终预言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12字预言为:“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一预言被后世广泛传颂,并被认为具有神秘色彩。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预言内容与背景 该预言出现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前,将遗言刻于竹简或石碑,交由姜维保管。其内容以隐晦的文字组合,被后世解读为对历史发展的暗示。 后世应验说法 康熙修祠 :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川按察使宋可锋主持修缮武侯祠时,发现石碑刻有该预言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临死前十大预言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十大预言,因其精准性和神秘性备受后人关注。这些预言主要记载于《马前课》中,涵盖了历史朝代的更迭、重大事件的发生,甚至人类未来的命运。以下为十大预言的详细解析: 蜀汉灭亡的预言 诸葛亮在《马前课》第一课中提到“无力回天,鞠躬尽瘁”,暗示蜀汉的命运已无法改变。他进一步用“八千女鬼”预言蜀汉将被曹魏所灭,这一预言在历史上得到验证。 唐朝的兴起 第四课“十八男儿,起于太原”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墓真实墓地

诸葛亮墓的真实墓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符合《三国志》中“葬汉中定军山”的明确记载 ,历经千年未遭盗掘且保存完好。考古探测显示封土高5米、直径15米,与汉代侯爵墓葬规格一致 ,但受文物保护政策限制从未正式发掘,其内部结构和文物遗存仍为未解之谜 。 地理位置与墓室结构 墓地位于定军山北麓,坐南朝北,现存封土为明清时期加固的覆斗形夯土结构。地宫推测包含主墓室、陪葬坑及排水系统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死前留下12字遗言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12字遗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被后世视为神秘预言,不仅暗藏对蜀汉未来的忧虑,更在千年后与清朝康熙年间的历史事件惊人吻合,展现了其超越时代的智慧与忠诚精神。​ ​ ​​遗言内容与背景​ ​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前,向后主刘禅递交遗表,除劝诫其“清心寡欲,约己爱民”外,还留下12字刻于石碑:“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据传,刘禅将其藏于武侯祠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死前12个预言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12字预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被后世解读为跨越千年的精准预测,不仅暗指清朝康熙帝的崛起,还预言了武侯祠的修缮者宋可发,展现了其超凡的预见力与历史神秘性。​ ​ ​​预言内容与拆解​ ​ 十二字预言通过字形拆解被解读为“清康宋”: “水月主”合为“清”,象征清朝; “庚不大”组合为“康”,对应康熙; “盖十八”解为“宋”,指向修缮官员宋可发;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睡过的女人

仅黄月英 根据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诸葛亮一生仅娶过一位妻子,即黄月英。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 婚姻状况 诸葛亮与黄月英是唯一明确记载的合法配偶。两人因黄月英的才学和父亲黄承彦的推荐结为夫妻,婚后生活幸福且未纳妾。 关于“黄月英容貌”的争议 《襄阳耆旧记》等史料记载黄月英容貌丑陋,黄承彦曾以“小女头发黄,皮肤黑,奇丑无比”形容她。 《三国演义》则通过“丑女”或“黄阿丑”等称呼淡化其外貌特征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诸葛亮死前十二字遗言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非凡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闻名于世,而他临终前留下的**“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十二字遗言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引发了后人无尽的遐想与探索。这些遗言不仅体现了他对未来局势的精准预测,也反映了他对于身后事的深远考虑。 “水月主”这三个字被解读为预言了清朝的出现,因为“水”加上“月”可以组合成“清”字,这似乎预示着一个以“清”为名的新朝代将会崛起

2025-05-15 计算机类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