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于2024年10月22日抵达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这是金砖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也是莫迪时隔三年首次恢复与俄罗斯的高层线下互动。此次行程凸显印度在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外交平衡策略,同时通过金砖机制强化多边合作与经济自主性,关键议题包括建立金砖支付系统、能源安全合作及中印边境问题突破性进展。
分点展开:
-
扩员后的金砖新格局
喀山峰会是沙特、埃及等五国加入后的首次会议,金砖国家GDP贡献率提升至全球35%。莫迪强调扩员增强了机制的包容性,印度借此巩固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的话语权,并推动新开发银行对本土基建项目的资金支持。 -
印俄“特殊关系”的务实合作
莫迪与普京会晤聚焦能源贸易与去美元化,印俄双边贸易额2024年达6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石油进口占主导。双方探讨建立金砖数字支付平台,以削弱西方制裁影响,普京称此为“战略伙伴关系的里程碑”。 -
中印关系的转折信号
峰会前夕,中印宣布完成75%边境脱离接触协议,为领导人会晤营造氛围。莫迪政府意识到“印度制造”需融入全球产业链,中方技术合作成为关键,边境问题的缓解为双边经贸重启创造条件。 -
多边外交的平衡术
在加拿大外交风波后,莫迪通过金砖平台展示“非西方影响力”,提出斡旋俄乌冲突的意愿,同时强调金砖是“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核心”,呼应发展中国家对公平国际秩序的诉求。
总结提示
莫迪的喀山之行既是印度地缘战略的缩影,也揭示了金砖机制在重塑全球经济秩序中的潜力。从能源安全到技术合作,印度正以金砖为支点,在东西方博弈中寻求利益最大化,而扩员后的金砖能否成为真正的多极化引擎,仍需观察后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