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高级职称的评定是通过 评审而非考试 获得的,但需通过考试取得 合格证书 作为基础条件。具体说明如下:
一、职称评定的核心模式
-
考评结合制度
多数高级职称(如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采用“考试+评审”模式。考生需先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如经济师、工程师资格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再满足学历、工作年限、业绩成果等评审条件。
-
考试与评审的分阶段要求
-
考试 :通过专业能力测试,验证基础理论水平(如《高级会计师实务》)。
-
评审 :由专家委员会根据工作业绩、科研能力、社会贡献等综合评估,决定是否授予职称。
-
二、学历与工作年限要求
-
学历 :通常需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专业可能要求硕士或博士学位。
-
工作年限 :根据学历不同有所差异,例如本科需10年以上相关经验,硕士5年以上等。
三、其他关键条件
-
业绩与成果 :需提供项目经验、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证明材料。
-
社会贡献 :在专业领域内的影响力、行业认可度等。
四、地区性政策差异
-
自主评审权下放 :江苏省等地试点向重点民营企业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简化流程但保留政府监督。
-
职称通用性 :中级职称全国通用,但高级职称通常与地域、行业挂钩,不同地区评审标准存在差异。
总结
高级职称的评定以专业能力为基础,考试是获取评审资格的必要环节,但最终决定权在专家评审委员会。建议申报者提前了解具体职称的评审细则,如青岛市副高职称需通过专业机构评审并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