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品价格不占优势时,可通过强调独特价值、成本分摊、情感共鸣及长期收益的话术应对,突出“性价比”而非“低价”。
-
强调独特价值与不可替代性
告知客户产品使用独家技术、顶级材料或特殊工艺,强调这些特性无法在其他低价产品中找到。例如:“我们的产品采用行业领先的专利技术,耐用性是普通产品的3倍,长期使用成本更低。” -
拆分成本与隐性收益
将高价拆解为隐性价值,如免费售后、延保服务或额外赠品。例如:“虽然价格高500元,但包含终身技术支持和5年保修,实际每年节省了200元维护费。” -
唤起情感与场景联想
通过故事化描述让客户联想到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例如:“每天节省1小时的家务时间,这笔投资换来的舒适和省心是无价的。” -
定位高端与差异化
强调产品属于细分领域的“轻奢”或“专业级”,针对特定需求人群。例如:“为追求极致体验的客户设计,细节优化远超同价位竞品,是品质生活的象征。” -
对比长期成本而非单价
用数据量化长期成本差异,如能耗、维护频率或更换周期。例如:“虽然贵20%,但节能40%,两年内即可省回差价。”
掌握这类话术后,需结合客户画像灵活调整,避免陷入单纯反驳价格差的误区,重点传递“高价值等于高回报”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