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整体难度呈现“稳中有变、学科差异显著”的特点,数学和理综成为“难度担当”,尤其数学压轴题设计打破常规,而文科类科目相对平稳但强调思维深度。
-
数学:逆向思维与计算量双重考验
理科数学全国I卷被评价为“新瓶装老酒”,基础题占比高但中档题灵活度陡增。例如第17题首次在解三角形中混合边角关系,需反向推导余弦公式;压轴题虽难度降低,但全卷阅读量和计算量偏大,对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要求极高。文科数学则注重生活应用,统计题(如相关系数r)因冷门考点和复杂数据成为失分重灾区。 -
理综:物理化学创新性强,生物回归课本
物理压轴题(如天体运动)和化学工业流程题(过氧键计算)因陌生情境和跨模块综合能力考查,区分度显著。生物则通过实验设计题(如第29题DNA/RNA结构实验)突出科学探究素养,但选修3等冷门知识点让部分考生措手不及。 -
文科类:历史政治稳中求新
历史全国I卷图表题占比达1/3,开放性试题(如中外事件关联论题)强调学术素养;政治紧扣时政热点(如供给侧改革),但GDP计算等冷门细节仍拉高难度。语文作文“中国关键词”虽接地气,但文学类文本阅读由选考变必考,客观题干扰项灵活性增强。
提示: 高考难度评价需结合地域(如全国卷I/III差异)、学科特性及考生群体差异,2017年试题对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考生更有利,而依赖套路训练者面临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