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个人信息给三个人可能构成犯罪,具体取决于信息类型、传播目的及后果。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若信息涉及隐私或敏感数据,即使少量传播也可能触发法律责任。
泄露行为是否违法需综合三点判断:一是信息性质(如身份证号、行踪轨迹等敏感信息风险更高);二是是否以牟利或恶意目的传播;三是实际造成的损害程度(如引发诈骗、骚扰等)。例如,房地产商未经允许将客户电话提供给三家装修公司,即使未直接获利,也可能因导致骚扰而被追责。
若涉事信息为合法收集但未经授权二次传播(如员工私下转发客户资料),同样违反《民法典》对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需承担民事赔偿。而通过交换、出售等方式故意泄露三人以上信息,极易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提示:任何未经同意的个人信息外泄均存在法律风险,轻则侵权赔偿,重则面临刑责。日常需谨慎保管他人信息,遇泄露应及时取证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