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确认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步骤,结合权威会计实务信息整理如下:
一、坏账确认流程详解
-
逾期账款检查
首先核对客户账户,确认是否存在逾期未付款项,通常以90天为基准线(不同企业可能设定180天标准)。
-
联系客户核实情况
通过电话、函件等方式与欠款方沟通,了解欠款原因、还款意愿及能力。若客户拒绝偿还或无偿还能力,需进一步评估。
-
账目核对与证据收集
核对原始凭证与账目记录,确保无重复或遗漏。收集关键证据,如债务人的破产声明、死亡证明或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的书面证明。
-
坏账判定与分类
根据企业政策(如账龄分段法:1年内1%、1-2年2%、2-3年50%、3年以上100%)或行业惯例,综合评估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及追讨措施,确认是否为坏账。
-
会计分录与税务处理
-
会计处理 :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
税务处理 :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破产证明),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坏账损失。
-
二、注意事项
-
时效性 :通常逾期超过3个月(90天)需重点关注,但最终确认需结合证据综合判断。
-
政策差异 :不同企业可能采用固定比例法或账龄分段法,需结合自身信用政策执行。
-
内部审批 :需经过财务部门或管理层审批,确保流程合规性。
以上流程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调整,建议参考权威会计实务指南或咨询专业财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