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使用权年限根据用地性质不同分为40年、50年、70年三类,其中住宅用地一般为70年,工业/科教用地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为40年。到期后可通过自动续期或补缴费用继续使用,不影响房屋所有权。
-
住宅用地70年
最常见的土地使用权类型,覆盖普通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等。根据《民法典》规定,住宅用地到期后自动续期,需缴纳不超过五位数的续期费用,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 -
非住宅用地年限差异
- 50年用地:包括工业、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性项目用地;
- 40年用地:商业、旅游、娱乐等营利性场所,如商铺、酒店、游乐园等。
非住宅用地到期后需主动申请续期,补缴土地出让金,审批通过方可继续使用。
-
年限计算规则
使用权年限从开发商取得土地证之日起算,而非交房或购房时间。若开发商囤地多年,可能导致实际剩余年限缩水,购房前需查验土地证日期。 -
到期处理方式
- 住宅用地:自动续期+象征性缴费(现行政策);
- 非住宅用地:需重新评估地价并补缴费用,若规划调整可能不予续期。
提示:购房时务必核实土地剩余年限,商业地产因年限较短需重点评估投资回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