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致谢部分需遵循三大规范: ①对象明确(导师、资助方等核心贡献者优先);②措辞得体(避免情感化表达,保持学术严谨性);③结构清晰(独立成段,篇幅不超过全文5%)。以下为具体操作指南:
-
致谢对象优先级
- 首要感谢导师及指导团队(如"衷心感谢XXX教授在实验设计中的关键指导");
- 次要标注基金项目(需写明项目编号,如"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2345678)资助");
- 可简要提及实验室同事或家人支持,但避免罗列无关人员。
-
语言风格控制
- 使用第三人称(建议用"作者感谢..."而非"我要感谢...");
- 禁用夸张修辞(如"无与伦比的帮助""永生难忘"等);
- 涉及宗教或政治表述需与论文主题相关(如宗教类论文可适当提及信仰支持)。
-
格式技术要点
- 位置:参考文献前单独成节,标题统一为"致谢/Acknowledgments";
- 长度:中文论文建议200字内,英文论文150词左右;
- 署名:集体成果需注明每位作者的具体贡献(如"张XX负责数据收集")。
提示: 部分期刊会要求致谢部分声明潜在利益冲突,投稿前务必查阅目标刊物的《作者指南》。保持真诚但克制的表达,既能体现学术礼仪,又符合出版伦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