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并非必须购买美债,但需权衡利弊。近年来,中国持续减持美债至7590亿美元(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关键原因包括降低美元依赖、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防范美债违约风险,同时通过增持黄金(2024年增持15.24吨)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增强经济自主性。
-
美元资产风险上升
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达1.4万亿美元,占财政收入20%-25%。中国减持美债可避免过度集中风险,防止美国经济波动或政治制裁(如冻结资产)冲击外汇安全。 -
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
中国将美元储备转向黄金、“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及人民币结算,减少对美债的依赖。2024年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显著提升,与俄罗斯、沙特等国的能源贸易已部分绕开美元。 -
稳定人民币汇率
持有美元但不购美债,可灵活调控市场流动性。例如,美元加息时抛售美元买入人民币,防止汇率大幅贬值,维护出口竞争力。 -
地缘政治考量
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减持美债是反制美国金融霸权的策略之一。若美债信用进一步恶化,全球抛售潮可能加速,中国需提前规避连锁风险。
当前,中国以“到期不续购”方式逐步削减美债持仓,未来可能降至3000亿-5000亿美元区间。这一调整既是未雨绸缪,也标志着全球经济格局从单极美元体系向多极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