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管理涉及多部门协同,主要由国家发改委统筹规划,中央空管委负责空域管理,民航局监管飞行安全,地方政府则推动具体实施和场景落地。
-
国家发改委主导政策协调
作为宏观规划部门,国家发改委下设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制定全国性产业政策、专项规划及资金支持。例如,2024年底该司成立后,统筹了低空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并推动地方试点项目。 -
中央空管委优化空域资源
中央空管委通过动态分类管理、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提升空域利用效率,例如2024年授权6个城市管理600米以下空域,为eVTOL等新型飞行器提供试验空间。 -
民航局强化行业监管
民航局负责适航审定、飞行服务保障及安全标准制定,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行条例》的实施,并建设全国统一的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确保运行安全。 -
地方政府落实场景应用
各省市成立专项工作组(如四川、苏州),通过财政补贴、基建配套和立法(如深圳、广州条例)推动低空制造、物流、旅游等场景,形成“顶层设计+地方实践”的协同模式。
低空经济作为跨领域产业,需持续完善“中央统筹、部门联动、地方创新”的管理体系,未来随着法规和技术成熟,其管理机制将更趋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