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监督管理措施的核心在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通过制度约束、日常监督、教育引导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确保干部廉洁履职。 关键措施包括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八小时外”监督、落实个人事项报告、运用大数据分析等,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责”的闭环管理。
-
制度刚性约束
出台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纪检、审计、**等多部门力量,定期研判干部履职风险。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离任交接等制度,对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因私出国(境)等行为专项清理,从源头规范权力运行。 -
日常动态监督
通过政治家访、社区走访、暗访检查等方式,延伸监督触角至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函询或诫勉谈话,建立负面信息台账并纳入考核。例如,对便民服务窗口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倒逼作风转变。 -
教育预防与考核激励
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与警示教育结合,强化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推行政治素质纪实档案,综合民主测评、一线表现等数据,对实绩突出者优先提拔,对“躺平式”干部调整岗位,树立能上能下导向。 -
技术赋能精准监管
依托“12380”举报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整合巡视巡察、**举报等信息,建立干部监督信息共享机制。针对权力集中领域开展轮岗交流,利用AI技术筛查异常行为,提升监督时效性。
干部监督需长期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既要严管厚爱,也要激发干事活力,最终实现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与治理效能提升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