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24年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053.5亿元,实际增长5.8%,经济总量稳居安徽省第11位。其中,第三产业比重首超第二产业(46.7% vs 44.2%),郎溪县、泾县以8.5%和8%的增速领跑各县区,但财政收入仅微增0.1%,呈现“总量突破、结构优化、区域分化”的鲜明特征。
-
工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第二产业增加值907.5亿元(增长7.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3%,拉动增长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430亿、700亿元,华晟新能源成为全球最大异质结电池制造商。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3%,战新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42.8%。 -
三产崛起与消费韧性
第三产业增加值959.4亿元(增长4.6%),跨境电商交易额34.1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1亿元(增长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万元(增长5.5%),但CPI仅上涨0.8%,消费市场平稳。 -
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宣州区(562.48亿元)、宁国市(481亿元)、广德市(422.75亿元)构成核心梯队,但广德名义增速仅3.1%为全市最低。郎溪县(237.62亿元)和泾县(173.76亿元)增速超8%,而旌德县(69.22亿元)仍为唯一不足百亿的县区。 -
长三角融合与外贸突破
沪苏浙在宣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20个,到位资金88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60.5亿元(增长22.5%),增速居全省第2,总量创历史新高。
未来需关注工业升级与县域均衡:2025年目标GDP增长6%,主导产业冲刺千亿集群,但需解决宁国、广德等传统强市增速放缓问题,强化创新与区域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