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实现降温,核心原理是: ①压缩机制造高压气体 ②冷凝器散热液化 ③膨胀阀降压汽化吸热 ④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整个过程通过热量搬运而非直接制造冷气完成降温。
-
压缩阶段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如R32)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此时制冷剂温度可达70℃以上,为后续放热创造条件。 -
冷凝散热
高温高压气体流入室外机的冷凝器,通过风扇强制散热,逐渐液化并释放热量,变为中温高压液体。此阶段热量被排放到室外环境。 -
节流降压
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或毛细管)后压力骤降,部分液体汽化,形成低温低压的雾状混合物,温度可降至-5℃左右。 -
蒸发吸热
低温制冷剂进入室内机蒸发器,吸收周围空气热量后完全汽化,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降低。室内空气被风机吹过冷蒸发器,从而实现降温。
提示: 定期清洁滤网可避免蒸发器结霜,维持制冷效率;若空调制冷变差,优先检查制冷剂是否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