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签合同时的法律风险规避需重点关注条款审查、程序合规与权益平衡。核心风险包括用人单位单方降薪调岗、续签程序缺失、无固定期限合同争议等,规避要点在于提前沟通、书面确认变更条款,并确保符合地方性法规要求。
- 严格审查合同条款:续签时需逐条核对工作内容、薪资、岗位等核心条款,若用人单位单方降低待遇或调整工作地点,劳动者有权拒绝并主张权益。例如,无固定期限合同续签时,未经协商一致的降薪调岗属违法行为。
- 明确续签程序与期限:部分地区(如北京)要求提前30日书面通知续签意向,否则用人单位需支付日工资赔偿金。企业应建立标准化续签流程,留存沟通记录以避免程序瑕疵。
- 警惕“变相解雇”陷阱: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劳动者可要求无固定期限合同,但需注意用人单位可能通过苛刻条款迫使离职。若原岗位取消,调整需提供合理依据及补偿方案。
- 特殊情形下的续签义务: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孕期等法定延续情形时,合同到期后劳动关系自动延续,用人单位不得擅自终止,否则需承担双倍经济补偿。
- 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续签合同中需明确违约条款,例如未及时续签导致事实劳动关系的赔偿标准,并约定协商或仲裁等争议解决途径。
总结:续签合同是劳动关系存续的关键节点,双方应遵循平等协商原则,企业需合规操作,劳动者应主动核实条款。遇到争议时,及时寻求法律支持可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