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边民补贴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边民补贴标准:
- 2018年正式启动边民补贴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不断提高边民补助标准,已经由1250元每人每年,提高至3000元每人每年。
- 有建议提出将边民补助由3000元/人/年提高至5000元/人/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
-
补助对象和范围:
- 补助对象主要是常年抵边居住生产生活且发挥守土固边作用的群体,包括抵边农牧场的居民、牧民、抵边乡镇居民和长期在边境居住的无户籍人员等。
-
补助发放和管理:
- 边民补助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确保补贴资金由国库集中支付,并直达补贴对象社保卡的闭环管理模式。
- 建立边民补助动态管理机制,信息缺乏共享机制,信息化系统、数字化政府建立迟缓,阻碍了边民补助政策引导边民抵边居住和发挥守土固边的作用。
-
政策宣传和认知:
- 边民补助政策宣传不到位,许多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和边民对补助政策的认知都较为模糊且普遍存在认知偏差。
-
政策效用和问题:
- 边民补助政策在实施方面存在标准不统一,极易引发边民或边民与政府间的矛盾。
- 边民补助管理职能不清晰,中央和地方之间各政府部门的权限还不清晰,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得边民补助的发放、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受到极大影响。
-
其他相关政策:
- 除了边民补贴,黑龙江还实施了一系列其他政策来支持边境地区发展,如引导激励边民自主创业,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对符合条件的边民可按照规定申请最高额度为10万元的创业担保**及财政贴息扶持。
-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沿边重点地区符合条件的边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政府代缴参保费用。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
以上就是黑龙江边民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该政策旨在通过经济支持和服务保障,提高边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其守边固边的积极性,促进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