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未来城市布局将围绕“拥河发展、两岸联动”战略展开,重点打造淮河北岸新中心,构建“一带两轴四片”国土空间格局,同步推进产业升级、交通枢纽强化与生态人文融合。通过“控居住、保产业、增服务、补绿地”的用地策略,实现产城融合与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目标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与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
-
拥河发展:北岸崛起为城市新引擎
淮河北岸依托淮上区腹地优势,规划为未来城市新中心,重点建设延安路沿线核心片区,打造“城市会客厅、青春未来城”。通过三座淮河大桥联通南北,形成60万—80万人口规模的北岸城市组团,与南岸竞相呼应。 -
空间格局:三区三线刚性约束下的多中心布局
以“一带两轴四片”为框架:淮河生态复合带为主轴,蚌徐、蚌滁宁城镇轴辐射县域,四片农业区保障粮食安全。中心城区采用“多中心组团”模式,包括高铁新城、大学城等9大功能组团,各组团通过生态绿廊分隔,实现职住平衡。 -
产业与用地:工业红线保障高质量发展
划定工业保护红线,聚焦新能源、生物化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形成“禹会-高新”“淮上-怀远”三大协同片区。居住用地供应严格匹配人口规模,2025年计划供应17宗地块,优先消化存量土地,避免无序扩张。 -
交通与文化:枢纽升级与历史活化并重
构建“三高铁三城际两普铁”铁路网及“五纵五横”高速路网,蚌埠民用机场将强化空铁联运。同时活化淮河文化、工业遗产,打造“最蚌埠”特色街区,重塑老城记忆。
蚌埠的布局调整既锚定“淮畔明珠”的生态底色,又紧扣产业与人口集聚的务实目标。市民可期待一个更宜居、更具活力的城市,而投资者需关注北岸核心区与产业园区的发展机遇。